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第五届国际赛圆满落幕
11月30日,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第五届国际赛总决赛在深圳龙岗开展巅峰对决。经过全球9大海外分站赛、7大行业决赛、3大悬赏赛的层层选拔,21个优质创新项目晋级总决赛。经过“云端PK”激烈角逐,最终来自海洋经济行业的“Low-Cost Butanol from cyanobacteria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工业二氧化碳转化商业化)”摘得桂冠,获得100万元人民币的最高奖项。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产耀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闵晓波、龙岗区区长王策飞、龙岗区副区长张玉庆等领导嘉宾出席,共同见证这场创新创业的精彩盛典。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产耀东为一等奖颁奖
龙岗区区长王策飞为二等奖颁奖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闵晓波、龙岗区副区长张玉庆为三等奖颁奖
考虑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本届大赛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通过“线上+线下”“深圳主会场+国外分会场”、“云颁奖”等多种方式,在澳大利亚悉尼、加拿大多伦多、德国柏林、以色列特拉维夫、日本东京、荷兰埃因霍温、西班牙马德里、英国伦敦、美国硅谷设置9个海外分站赛,吸引了全球1473个优秀项目报名,报名量同比增长41%。
大赛充分发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协同效应,积极推进“四链”融合。主动对接我市现行产业布局,本届大赛进一步优化行业设置,设置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与时尚、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海洋经济等7大行业,不断加强对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创新领域的助推力。同时,首次引入“悬赏赛”赛制,设置“人工智能检测”“功率半导体材料的技术开发”“新型吸附材料的研发及应用技术”等三大悬赏课题,助力企业寻找海外人才资源破解技术难题。
市人力资源保障局赵忠良局长在致辞中表示,深圳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拥有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人才、资本、产业等创新要素聚集度全国领先。当前,深圳进入了“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走出了一条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旗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并努力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孕育于深圳这片崇尚创新的热土,顺应了人才、资金、技术交流的发展大势,在创新中激发智慧;又进一步深化了强强联手、互惠互利的理念,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大赛诚挚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汇聚深圳,勇敢追梦,奋斗圆梦,与深圳携手共进,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赵忠良视频致辞
评委大咖云集,精彩互动
总决赛邀请到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Gehan Amaratunga,世界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Georgios Theodoropoulos,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瑞士科学院院士、美国发明科学院院士Horst Vogel,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Peter Edward Lobie,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军等6位中外院士,以及同创伟业管理合伙人丁宝玉、前海母基金主管合伙人高昂、深圳天使母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刘湘宁等3位投资大咖担任评委,为创业者搭建起与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交流的高端平台。专家评委对本届大赛的项目表现出高度兴趣和赞赏,表示今年的项目质量高、国际化程度高,代表了国际领先的技术,非常契合深圳市的产业发展方向。
第五届国际赛总决赛现场
现场强强PK,科技感十足
21个参赛团队“云”端竞技,上演巅峰对决。最终,“Low-Cost Butanol from cyanobacteria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工业二氧化碳转化商业化)”项目一路过关斩将,凭借一种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丁醇的转基因蓝藻获得评委一致青睐,摘得总决赛冠军。获得二等奖的是“下一代激光雷达:FMCW 激光雷达芯片化”、“高性能 PDF 优化压缩、存贮”和“VacV 新一代溶瘤病毒产品”。获得三等奖的是“大口径液体透镜”、“低成本紧凑型超快固态飞秒激光器”、“热成像能源损耗定量评估(QEA)技术”、“Naneon 纳米科技”、“MEL Science”和“海誉新材料:室温固化重防腐陶瓷涂料”。比赛氛围热烈,创新热潮涌动。参赛选手纷纷表示,大赛为全球人才、项目、创新资源对接深圳产业、资金搭建了广阔的舞台,让更多海外创新创业者感受到深圳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项目路演现场
优质赛事服务,助推项目落地
本次大赛总奖金1071万元,同时全面对接深圳市、区两级创新创业政策,引进各创新载体、产业园区、社会机构跟进赛事,引导社会资本融入赛事,为落户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通过“云模式”先后举办赛事解读会、政策解读会、产业对接会、投融资对接会以及落地对接服务会等特色活动,全方位为参赛选手提供资源对接、深入辅导、离岸预孵化、线上云孵化、线上对接、本地产业对接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服务。
集体合影
大赛背景
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旨在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协助海外创新创业项目对接中国高新产业资源,开拓中国市场,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自2016年举办至今,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创新创业成果持续涌现,成为激发全球创新潜力和创业活力的重要平台。通过国际赛,深圳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让海外人才印象深刻,深圳创新之城的城市形象以及海外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大赛作为激发全社会创新潜力和创业活力的平台,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源动力,为全球创新资源交流合作提供了新契机。
一、参赛项目覆盖全球主要创新区域
据统计,大赛累计共吸引全球89个国家7655个优秀项目报名参赛,参赛项目覆盖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等国际主要创新区域,来深参赛的350个项目中,有超过120个与我市各园区达成合作意向,有49个项目已落地深圳。本届大赛吸引了全球1473个优秀项目报名,充分反映了大赛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在疫情期间仍对海外创新项目葆有足够的吸引力。
二、大赛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特点突出
从参赛选手看,博士学历共有1047人,占56%;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1566人,占83%;外籍参赛选手多达994人,占53%;参赛者拥有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17项。既反映了参赛选手学历高、能力强的特点,也进一步体现了大赛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特点。
三、参赛项目紧贴深圳产业发展
从行业赛报名情况看,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行业最为热门,并涌现出一批海洋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行业优秀项目,体现出大赛与我市产业布局同频共振的显著特征。另外,本届大赛紧跟全球科技发展趋势,首次引入悬赏赛模式,在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关键细分领域,联合深圳本地企业,精准延揽“高精尖缺”人才及项目,为深圳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和新动能。